返回
顶部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话

改革开放40年:我与东电共成长

发布日期:2018-11-15
作者:吉林市委会 秦力

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东北电力大学创建于1949年,前身是沈阳电机高级职业学校,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5年,学校由长春迁至吉林市。1958年升格为本科高等院校,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9月28日,吉林电力学院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学校党委积极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步入了全面恢复、整顿、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开启了学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1978年,东北电力学院有2个系,5个本科专业,招生人数361人。作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1979年学校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4人。1978年学校教职工651人,专任教师253人。2005年,东北电力学院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3年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改革开放40年后的2018年,东北电力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目前共有14个学院,46个本科专业。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8000余人,比1978年增长了近50倍,硕士博士研究生2200余人。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专任教师9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50余人。

1978年9月,我8岁,正在辽宁省朝阳市育红小学读小学二年级。当时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上下学需要步行一个小时,学校教室是平房,冬天需要烧炉子,上厕所需要去室外的公共厕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当时头脑中还没有高等学校的概念,只知道学习是为了考大学。1988年9月,我顺利考入东北电力学院建筑工程系工民建专业,印象最深的是学校的三座石头楼,我们在石头楼里上课、自习。还有就是学校的食堂,买饭需要粮票每月只有28斤,到月底粮票不够的时候,只能找女同学去借。大学四年时光非常美好,我充分体会了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由成长的快乐,与建工系的老师和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同学情。1992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留校做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年轻的新教师,始终以满腔的热忱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我教的学生与我年龄相差不多,课堂上传授他们知识,课堂外我就是他们的大哥哥,始终本着“尊重、理解、关爱学生”的原则与学生相处,一起谈理想、谈未来、谈生活,逐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身上的责任重大,如何更好的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母校的发展、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将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2005年3月,东北电力学院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此时的我已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成为我校7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中的一员,并被聘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8年1月,学校推荐我加入政协吉林市第十一届委员会,成为一名光荣的政协委员。我作为高校的一名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履职尽责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政协的工作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中,为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担任政协委员期间,我积极参加市政协组织的专题研活动,由我撰写完成的关于校企合作的提案,获2010年度市政协优秀提案,我也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2013年9月,我加入了中国民主建国会,并申请成立了民建吉林市委东北电力大学支部,由我担任支部主委,现有会员12人。在成立民建支部的过程中,我充分考虑校企合作的优势,吸纳了3位企业会员。目前3位企业会员均与我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018年7月,我已经从教26年了,先后被学校安排在科技产业处、人事处、研究生部担任行政管理工作,但我本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仍一如既往地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先后获得吉林省高校教学名师、校师德先进个人、校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校优秀处级干部等荣誉称号。我的母校东北电力大学将在2019年迎来70周年校庆学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新的教学楼先进的教学设备功能齐全的体育场靓丽的食堂可口的饭菜还有10万名校友。唯一没变的是已成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的三座石头楼

改革开放后的东北电力大学仍将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第一职能,承担着高校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责任。国家强必须产业强、产业强必须科技强、科技强必须人才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吉林经济振兴首先要解决高层次人才问题。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集聚地,不但要承担培养人才的义务和责任,同时还要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发挥作用。我已是一名连续三届的老政协委员了,作为一名老政协委员我将履职尽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积极建言献策,以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新年贺词中发出的“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号召为指引,为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市、吉林省乃至东北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张瑞元

浏览次数: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