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别联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体会
新常态下,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各省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遇到阶段性困难。虽然社会各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补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短板已有共识,但对新形势下,如何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瓶颈,还不是十分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别联组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明确了思路,确定了方向。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针对经济发展速度趋缓,有观点认为,问题出在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比重过大,挤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民营化,才能达到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目的,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矛盾化了。习近平的重要讲话科学地、辩证地阐释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重申:“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总书记讲话充分体现了协调发展的理念。我们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要正确认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两种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要在市场中平等竞争,共享资源,融合共生,相互促进。公有制经济不能再当“特殊公民”,受到特别照顾。非公有制经济不能再被“区别对待”,发展能力受到束缚和限制。当前,公有制经济要面向市场完善经营机制,向市场要活力,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效率,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公有制要“姓公”,真正成为国家的支柱,人民的钱袋。补非公经济的“短板”,不能寄希望于砍公有制经济这块“长板”。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着力放开市场准入、着力加快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等五项推动非公经济发展的措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非公有制经济要增强信心,正视困难,尤其要注意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规范经营行为,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一定能战胜一切难题,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二、正确把握民营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应对面临的困境,非公有制企业必须正确认识产生困境的根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非公企业出现举步维艰的局面,归根结底,是发展环境发生了改变。确切地讲,是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发生了改变。以前是短缺经济发展阶段,是卖方市场,刚性需求,无论生产哪种商品,都是“皇帝女儿不愁嫁”。我国社会进入小康阶段后,人们的消费需求由数量转向质量、品牌、个性化服务、生理心理健康,不再追求数量,成为买方市场。如果企业不能适应这样的历史性转变,出现经营困难实属必然。要深刻认识深化改革的内涵,已由基于消费驱动,转向基于供给驱动。供给侧改革是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大逻辑,哪个企业能认识和把握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顺应这个大逻辑,主动提高创新能力、内部管理水平,掌握市场规则、法规政策,哪个企业就会抢得市场竞争先机,获得生机和活力。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正是在深化供给测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前景,对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希望:“民营企业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精神,正确认识,积极适应新常态,争取新常态下的新作为、新提升、新发展。”指出:“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要求:“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讲话从四个方面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标准。讲话语重心长,醍醐灌顶。进一步阐释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哲理。正确处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掌握企业发展的命运,主动权在民营企业家自己手里。
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在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中无法置身事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方面,总书记提出两条措施,完善政策,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细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企业才能真正明确市场定位,实现效率、效益最大化。
三、正确定位政府和民营企业的关系
供给侧改革不仅考验着企业,也考验着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由需求拉动经济时代的管理企业,转变为供给拉动经济时代的服务企业,释放市场能量。供给侧改革将重塑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特别是与民营企业的关系。
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建立新型的政商、政企关系,坚决反对三种政企关系。其核心本质就是防止公共权力为个人所用,干预企业经营,破坏市场秩序,非法侵占群众利益,腐蚀国家政权,败坏政府形象。
作为命运共同体,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要靠具体的政府公务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来建立,来维护。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如何与企业经营人员相互交往,总书记给出了“亲”“清”二字箴言。领导干部对企业“亲”,要做到“三多”,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企业“清”,要做到“三不能”,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保持清白、纯洁。民营企业家对政府“亲”,要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对政府“清”就是洁身自好,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告诫民营企业家要把守法经营作为必须遵守的一个大原则,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要求民营企业家做到“两个坚决不做”,违法的事坚决不做,亏心的事坚决不做。“要十分珍视和维护好自身的社会形象。”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推心置腹,苦口良言,掷地有声,打开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新型政企关系之门,必将成为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民建是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许多会员是民营企业经营者和公务员、领导干部,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负有更多的责任,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民建省级组织,更是责无旁贷,必须认真带领全省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尤其是企业界会员、在政府和司法部门任领导职务的会员,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引导会员中的民营企业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教育在政府司法部门任职的会员,按照“亲”“清”的要求,守住底线,把好分寸,热情支持、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动员、组织全会的力量围绕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开展社会服务,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黄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