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建国会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
民建的酝酿和成立,正值抗战胜利后中华民族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抉择的关键时刻。当时的民建以民主和建设为宗旨,提出推进民主、反对独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要求建设、反对破坏的政治主张。民建从成立起就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对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逐步认同、靠拢直至接受领导的过程。特别是国民党对民建不断打击和迫害的严峻现实,使民建丢掉了初期提出的“不右倾、不左袒” 的立场,加速了与中共合作的过程。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就是民建从爱国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一次历史性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民建确定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参加人民政权和人民政协工作,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和发展经济,特别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积极配合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3年,民建中央郑重提出建议案,被中共中央采纳,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进了宪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上升为国家意志。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时期以来,民建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坚定不移地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积极履行参政和监督职能,在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对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西部开发、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三农”问题、下岗职工再就业、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反腐倡廉、发展多党合作等问题,提出很多重要意见和建议,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维护安定团结做了大量的工作。
九十年亲密合作,和衷共济。90年来,民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共产党亲密合作,密切联系和团结工商界、经济界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竭诚奋斗,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九十年风雨同舟,矢志不渝。在半个多世纪的考验和磨炼中,民建不断取得进步,不断走向成熟,不断有所贡献,并形成和发展了“五个坚持”、“四种精神”,即:坚持爱国主义,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发挥特色,坚持与时俱进;发扬民主精神,团结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
九十年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正是从发布“五一”口号开始,包括民建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共同缔造了一种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此后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90年后的今天,统一战线所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90周年时候,我们要以史为鉴,将民建老一辈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和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着眼大局、开拓未来,履行好参政党职能,以新的业绩续写民建光荣历史的新篇章,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黄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