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纪念万国权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纪念类 > 纪念万国权

万国权谈戏

发布日期:2019-06-12
作者:刘俊华

 

他是国家领导人,又是一位戏曲爱好者,从学生时代起,就对京剧情有独钟,如今,虽年逾古稀,政务繁忙,却依然关心着振兴民族戏曲的大业。 

门开处,万国权副主席春风满面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握手、寒喧、互相介绍之后,我们促膝而坐。环顾四周,窗外,阳光和煦;室内,摆在政协副主席宽大办公桌上的五星红旗格外耀目。记者望着这位慈祥可亲的老人,一股敬佩之意油然而生。因为,他在青年时代就喜爱京剧,投过师,学过艺,而且在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后,对戏曲依然怀有深情,尽一切可能去关心、支持社会各界振兴民族戏曲的工作。

记者:万老,早就听说您对戏曲有很深的造诣。您同梅葆玖清唱《霸王别姬》时,连梅葆玖都带头为您鼓掌,您是怎么走上这条道路的?

万老:我从小就喜欢京剧,但学唱戏却是偶然的。那还是“七七事变”以后,我父亲率部抗日,天津租界被日本人占领。记得当时我改姓王家里给我请了两位教师,一位教我英文和数学,另一位教我京剧。

记者:当时您只有十几岁吧?

万老:对,我学戏时,袁世海还在富连成班坐科学戏应当从娃娃开始,我学戏时年龄已经偏大了。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登台演出的呢?

万老:登台演出是我从天津去重庆上大学的时侯。才去时没公开唱过戏,直到二年级,学校了解到我会唱戏,后来慢慢地被人们知道了,外边请的人多了,才开始登台演出。先后演过几十出戏,都是彩唱。抗战胜利后,我回到天津,知道我会唱戏的人更多了,大家都来请,我就参加内部演出,一直演到1964年。

记者:再次登台是什么时侯?

万老:文化大革命后四人帮倒台了,我在天津市政协开会时,又彩唱过一场《霸王别姬》。当时,天津市政协开会搞联欢,市文化局局长请我出面主持我找到厉慧良,跟他谈好,按岁数大小安排演出次序。结果是由他演第一出《闹天宫》,第二出请林玉梅演《锁麟囊》,第三出我同丁至云演《霸王别姬》,最后一出由张世林演《挑滑车》。

记者:近年来,戏曲不太景气,有人认为该进博物馆了,您对戏曲有很深的造诣,您又是全国政协的领导,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万老: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我看不会进博物馆,而只会在不断的变革中发展。比如说,近年来一些新编的戏曲不是很受观众喜爱吗?一些优秀的剧作甚至“征服”了许多青年观众。再比如,最近搞的中国京剧音配像精萃录象,就很有吸引力,不论是锣鼓场面,还是唱念做打,都很有味道,听说制成盒带后销的不错,这说明人民群众需要,所以根本不会进博物馆。

记者:那么,对一段时间以来戏曲出现的低潮,您怎么看呢?

万老:我看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文化大革命造成了戏曲观众的断档,许多青年人没有接触或很少接触过戏曲,对戏曲没有了解或很少了解,需要做一些引导性的工作。二是戏曲比如京剧虽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有的节奏过慢,不适应当今时代的节奏,有的手法陈旧,不符合现在的欣赏习惯。比如,过去把看戏叫做“听戏”,看《空城计》主要是听它的优美唱段,而现在看戏主要是看剧情,和以往有很大不同。三是传统戏曲往往在题材内容上有糟粕,需要做一些去除糟粕、保留精华的改造工作,才能赢得观众四是戏曲要更好地起到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作用就不能光靠《空城计》等传统剧目,而是要适应形势的需要,推出思想内容积极向上,艺术形式又比较完美的新剧

记者:如此说来,戏曲的改革势在必行。

万老:对,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万古不变,凝滞了,僵化了,就要被时代所抛弃。实际上,戏曲艺术的改革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戏曲之所以有现在的煌,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前辈艺术家的改革创新。比如,四大名旦就是戏曲艺术的改革家,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戏曲改革,同以往的改革相比,应该更有深度,因而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记者:您认为,戏曲改革要注意哪些问题?

万老:改革一定要善于选择突破口,抓主要矛盾。比如,剧本问题是目前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因为只有有了好的剧本,再加上好的导演,好的演员,好的舞美,好的音乐,好的灯光,好的化妆等等,才能成为一出好戏。所以花大力气抓剧在当前就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当然,其他的环节也要认真去抓,而且一定要按照艺术发展的规律去抓,但抓住了主要矛盾确实能事半功倍,再就是要认真解决体制上的问题。比如,总是吃大锅饭,就容易好坏不分。国家培养一个演员很不容易,应该有个竞争机制,实行多劳多得,对成绩突出的要有奖励,实在不的,也要有妥善的安置还要多为群众着想,可以送戏下乡,有组织地去,广大人民群众一定会很欢迎的

记者:您对戏曲改革发表了十分宝贵的意见,这使我们想起了电视戏曲。电视戏曲是近十余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艺术品种,也是戏曲改革的产物经过广大电视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有不少剧作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对此,您怎么看

万老:戏曲通过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既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也是一个很好的弘杨民族艺术的办法一方面,以前想也敢想的不出家门就能欣赏戏曲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戏曲通过电视有了一个空中大舞台;另一方面,戏曲与电视结缘,还使戏曲有了更丰富的表现手段,有利于戏曲的改革和贴近时代。戏曲电视剧我看过《曹雪芹》,我看拍得很不错我常讲,曹雪芹活着的时侯,决不会想到今天能这样出名这要归功于戏曲和电视的伟大联姻所以,戏曲与电视结缘是有发展前途的。当然,搞电视戏曲,不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要下工夫,希望能多方探索,精益求精,不要搞简单化

记者:您的鼓励给广大电视戏曲工作者打了气,也使我们更多了几分信心,作为从事电视戏曲宣传工作的同志,近两年来,我们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编辑出版《中国电视戏曲,目的就是为了使我国的电视戏曲事业有自己的阵地,并引导这项事业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

万老:你们和全国的电视戏曲工作者们正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办好这本杂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记者: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浏览次数: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