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孟老是中国民主建国会、全国工商联、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卓越领导人,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我们大家格外敬重的、高山仰止的师长。他的辞世,使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业绩辉煌的老前辈,教育和民主法制建设领域失去了一位理论造诣深厚与实践经验丰富的大专家,民建系统失去了一位为民建的创建与发展奋斗了一生、功垂史册的杰出领袖,我们也惜别了一位以自己的懿德懿行为后辈拨明指亮的良师益友……
3月9日,起孟老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来自中央各部门、全国各地、各领域的代表人士络绎赶来为老人家送行。我身在其中,既觉悲痛,又深感荣幸。
我们比约定的时间早40分钟到了告别厅。工作人员请我们先到两侧休息室等候,此刻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正在向起孟老告别,并慰问家属。
上午9时,我们进入告别厅,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孙起孟同志”,横幅下方是起孟老的遗像,四周排满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机关、社会团体和亲友们敬献的花圈和挽联。起孟老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神态宁静平和,仿佛在安睡中。我们缓步来到遗体前肃立默哀,并与家属握手。
“生死同一日,来去一百年”。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以“百”为尊,象征着圆满、完足。起孟老生于
作为民建省级组织负责人和中华职教社理事,我曾有幸通过不同方式接受起孟老或言或行的指导。远距离聆听他的讲话、报告,学习他的文章、著作,进而领会他深刻的思想内涵;也有近距离接触,面对面地感受他的人格魅力。今天在起孟老离开我们的时候,抚今追昔,更觉得老人家对我们的教诲深刻,令我们受益终生!
记忆中有几点印象最深:一是起孟老的理论功底深厚,对多党合作、民主法制建设、职业教育及民建自身理论体系研究深入、见解独到,总能与时俱进结合形势加以阐释,每当大家有疑难请教时,他都能成竹于胸地给予指导点化。二是为人谦冲平和,虽然身居高位,德高望重,却从不以威压人,亲和力特别强。三是责在人先,利居众后,清正廉洁,克己奉公。
早在建国前,起孟老曾赴东北解放区开展工作。吉林省民主党派、工商联很多同志都是他的老部下。省民建老主委成盛三,曾托我赴京开会时问候起孟老,并捎上吉林产的生晒参,这在东北是惯常的地方特产。“不吃请,不收礼,不祝寿”是起孟老一贯坚持的原则,但他无法推却老部下的一番心意,又不想让我为难,便嘱我下次不必如此,同时认真准备礼品回赠,并要我向省里的老同志和会员转达问候。
上级向下级回赠礼品,即使在地方普通干部之间也是极少见的,更何况是国家领导人?这令我对起孟老肃然起敬。这种交往延续多年,直至2003年成老过世,我也结束了京长两地“运输大队长”的职务。
除了大家熟知的统一战线、多党合作、民主法制建设与社会活动领域,起孟老在教育领域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起孟老早年与黄炎培、江问渔、胡厥文等一同创建中华职业教育社,积极探索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他长期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领导职务,致力于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制定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他利用不同场合强调,要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通过政府的统筹和政策引导,使企业和社会由被动的不自觉的参与,变为主动、自觉的参与,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机制;要逐步形成从初级到高级的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就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他提出了一系列在当时颇具新意的观点,如职业教育最能体现经济与教育的紧密结合,最能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职业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他强调,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依据,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检验成绩的主要标准,以办好教育作为发展经济的推动力量。必须依靠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培养所需人才,改变教育与经济两张皮、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不相沟通的局面。这些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仍被作为指导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
1995年,起孟老从中华职业教育社自身特点出发,积极倡导并实施温暖工程,把扶助弱势群体、促进劳动力就业作为基本任务,坚持“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成片”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及捐资助学活动,至今已累计培训50余万人次,帮助10余万人就业,为贫困生减免学费8000余万元,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在职业教育立法方面,起孟老也有着鲜为人知的贡献。全国人大讨论职业教育立法时,他多次指出:“职业教育不仅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且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和科学的职业指导。”他主张在法律表述上使用“职业教育”一词代替“职业技术教育”。这一建议得到高度重视,此后正式通过的法律文本予以采纳。他认为,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理论和工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致信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提出在《职业教育法》中应增加对职业指导的规定,这个建议后来也被采纳。
我有幸担任两届中华职教社理事,在省教育厅担任分管职业教育的副厅长,有机会直接学习、领悟、实践起孟老的职业教育思想。每每回首,倍感亲切,也给我人生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忆。
起孟老走了,身后留下的不仅是众多领域的辉煌功业,更有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
系统学习起孟老文稿,时时给与我们亲切而深刻的教育和启示。他指出“在老同志身上有四笔精神财富,姑且称之为“四爱”,要在民建代代相传,缺一不可。这四爱是:爱国、爱党、爱会、爱学。这四笔精神财富,是我们民建一代又一代的老同志在本会的长期战斗历程中相继努力营造出来的,它们也是使本会能够建功立业与时俱进的精神动力……这四笔财富,要是能够真正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我们民建就大有希望。”这“四爱”起孟老终身践行,成为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当前,全社会都在倡导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以爱国主义为前提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但在实践上,很多同志不知以何种方式、以什么内容为切入点来落实。我认为,起孟老所代表的老一代领导人的高尚品格与精神风范,集中展示了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参照。
学习、继承和弘扬,是纪念、缅怀起孟老的最好方式。我们要学习他矢志不渝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深厚爱国情怀,学习他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学习他顺应时代潮流、勇担历史重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学习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勤于学习、执着追求的高贵品质与精神风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切实发挥好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当前我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方法。从个人的角度,要使其与我们的学习研究紧密结合,与我们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使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此教育和促进我们自觉投身于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黄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