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重点,强化力度
省委会提出,在吉林振兴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抓好职业教育既是重大的教育问题,更是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民生问题,要盯住不放,盯出影响,盯出成效。2008年,省委会通过多种方式呼吁加大对全省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基本办学条件。2009年建议被省政府工作报告采纳,当年追加职教专项资金2000万元,并被确定为全省基本保障机制,职教专项经费逐年增加,从7000万增至3.5亿元。在制订《全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省委会主动约谈起草组负责人,建议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加大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得到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在《纲要》中做了充分体现。2014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省委会建议召开高规格的全省职教工作会议,加大落实力度。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具体建议全部被采纳,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省长主持会议,省委书记亲自讲话,各市书记、市长及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深入调研,注重实效
省委会每年选择1—2个职业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班子成员深入调研。2010年,针对校企合作不畅的问题,省委会组织中高职校长代表与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后形成的建议被会中央采用为团体提案,并被全国政协列为年度五个重点调研提案之一,此建议还获得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建言献策优秀成果奖”,受到中央统战部、人社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联合表彰。2011年针对农村职业教育薄弱问题调研;2012年针对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动力问题调研;2013、2014年分别就企业办学积极性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问题调研,提出的《关于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的建议》等调研成果,作为省委会团体提案或大会发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八年来,民建省委共提出有关职业教育团体提案10份,其中有3份被省政协评为优秀提案,1份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的签批;在省政协各种会议上就职业教育专题发言10次。
三、建立制度,强化服务
省委会机关全员参与参政议政工作。各处室分别联系1-2个专委会,处室负责人任专委会第一副主任,机关干部任秘书长。为提高机关人员素质、能力,省委会开展研究性机关建设。一是拜师学艺。聘请企业家、专家学者担任导师,机关人员带着问题定期向导师求教。二是建立基地。与吉林省职教研究中心合作建立学习基地,安排机关人员到基地跟班实习,学作风、练本事。三是落实责任。以处室为单位成立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5个课题组,确定研究课题,拟定计划,开展调研,作读书报告,撰写社情民意。2009年以来机关干部提交的建议,全国人大采用37篇,全国政协采用9篇;会中央团体提案采用3篇,社情民意采用18篇;得到省级领导签批7篇,省委会团体提案采用2篇。机关服务方式有了根本转变,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