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岁月荏苒。转眼间,中国民主建国会已经走过70年的风风雨雨。70年来,中国民主建国会联系团结经济界和有关知识界人士,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我国的和平民主、经济社会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民建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作为民建会员,将如何向祖国和民建送上一份满意的生日礼物呢?
牢记民建历史,传承光荣传统
70年前,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民族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抉择的关键时刻。为团结自救、争取光明的前途,1945年12月16日,以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一批爱国民族工商业者和与其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在重庆发起创建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在成立宣言中,以民主和建设为宗旨,将自身发展同整个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民建成立后,积极投身于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爱国民主运动,在“沧白堂”、“校场口”以及“下关”等一系列事件的严酷斗争中,经受了战斗的流血的洗礼,并逐步认识到旧民主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是拯救中国之路。1948年,民建积极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历史抉择,明确了接受中共的领导、与中共团结合作的政治立场。这一事件为以后民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正确的政治思想基础。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民建积极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和《共同纲领》的制定,为人民政协的成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做出了应有贡献。
7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民建不愧是与中共肝胆相照的亲密友党,不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重要力量。民建的历史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和宝贵的教益,给予我们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回顾这段历史,我为民建爱国、革命的光荣历史和积极贡献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无比的自豪。
积极参政议政,不忘现实使命
中国民主建国会主要由经济界人士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政党,是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既是民建的政党职能,也是民建的现实使命。
进入21世纪,民建总结长期实践的历史经验,提出了“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制度上健全,充满活力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的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科学发展之言,献共建和谐之策,尽富民惠民之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断贡献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携手助力圆梦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它的提出承载了国人的热切期盼。中国梦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拥护中共的领导,积极投身改革振兴、发展伟大事业,也是民建助力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民建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独特优势和更大作用,必须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始终与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始终与人民和历史一同前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基本职责和价值取向,做到“履职尽责、参政为民”,真正当好助梦人的角色。真正将群众当亲人,提升更好服务中国梦的水平。要视群众为国家的主人,把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需要作为履行参政议政等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零距离了解、最真实反映普通群众内心深处的所盼、所忧、所急,在深入调研时注重群众感受,在提出建议时体现群众视角,着力提升为实现中国梦建言献策的前瞻性、实效性和操作性,协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要积极运用中国民建的独特渠道和优势,主动自觉地向社会各界特别是所联系群众宣传阐释中国梦,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力量。
七十个春花秋实不算长,在时间的长河中只是非弹指一挥间。七十度春华秋实不算短,民建用它坚定的民主信念、崇高的政治品格、睿智务实的政治行为塑造了一个大善大美的参政党形象。站在历史新的起点,我们展望未来,作为参政党,我们民建会员将会一如既往,传承民建老一辈优良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多党合作的广阔道路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民建长春市委直属第三基层委员会会员,长春市财政局核算中心工资统发部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