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不忘合作初心征文

汇聚力量,开创民建事业的新篇章

发布日期:2019-08-21
作者:赵育红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民建的成立,是我国爱国民族工商界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摧残下,饱尝夹缝中艰难图存之苦以后,为争取光明前途作出的历史抉择,是民建老一辈领导人为寻求振兴中华之路,经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艰辛探索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汹涌洪流中披荆斩棘,探求真理和革新的关键一步。

70年来,民建始终坚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同舟共济;始终坚持顺应时代进步发展的潮流,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紧密团结广大会员,在自我教育中前行,在自身建设中磨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毅笃行,开拓创新,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在70年的实践中,民建走过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形成并积累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为推动民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建在总结“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口号的基础上,提出了“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在建会40周年之际,我们形成坚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党密切合作,一道前进;坚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三大优良传统。在民建成立50周年时,民建中央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坚持把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民建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基本经验。进入新时期以来,民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的课题,进一步提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制度上健全,充满活力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的总目标。在建会60周年时,民建总结自身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归纳提炼出“五个坚持”和“四种精神”,实现了对民建优良传统的丰富和发展。长期以来,民建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并初步探索出“三个与时俱进”的建设发展规律,这就是:政治纲领的与时俱进,确保民建的前进方向;思想建设的与时俱进,推动民建的健康发展,履职能力的与时俱进,彰显民建的政党作用。

我们以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生命线,凝聚会员的思想共识。我们将会员思想教育视为民建工作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结合民建中央要求,立足自身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牢牢把握不同阶段的学习主题,以坚持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学习教育的根本政治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把继承和发扬民建的优良传统作为学习教育的有力抓手,将全市会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民建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充分体现民建工作鲜明的政治属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民建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把学习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统战工作条例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广大会员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巩固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要继续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切实承担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切实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积极探索加强新时期自身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

要保持和发展民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民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以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主体的企业界人士和以专家学者为主体的专业人士的基本队伍建设,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代表性人士的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会员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作者系四平民建会员)

浏览次数:54